
男子地铁上大声吼叫吓跑乘客,警方介入调查
男子在地铁上大声吼叫,行为异常,吓坏了周围乘客,警方接到报告后介入调查,以确认该男子的行为是否构成违法行为,具体情况尚不清楚,警方正在进一步调查中,该事件提醒人们关注公共场所的行为规范,共同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摘要字数控制在100-200字以内。
男子地铁上大声吼叫吓跑乘客,违法吗可以拘留吗?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对“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行为,可处警告或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者,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地铁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工具,属于该条款明确规制的对象。行为人通过吼叫制造恐慌,导致乘客逃散、列车延误,已构成对公共秩序的实质性破坏。
法律对“情节较重”的判定包含三重维度:
1. 行为后果:吼叫引发乘客摔倒、踩踏等身体伤害,或导致列车紧急制动、长时间延误,可认定为情节严重;
2. 行为动机:行为人出于故意挑衅、博取关注等主观恶意实施吼叫,较之因情绪失控的偶发行为,处罚力度更重;
3. 社会影响:在早晚高峰等客流密集时段实施吼叫,或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引发模仿效应,将扩大危害范围。
行为人因精神疾病发作无法辨认或控制自身行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三条,可免于行政处罚。但监护人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包括对受惊吓乘客的精神损害抚慰、财物损失赔偿等。
有人在地铁上大声吼叫怎么办?
即时避险
第一步,保持冷静:避免因恐慌加剧混乱,观察周围环境,寻找安全区域(如车厢连接处、座位下方);
第二步,固定证据:用手机拍摄行为人特征、吼叫内容及现场混乱情况,为后续维权提供证据;
第三步,寻求帮助:立即联系地铁工作人员或通过紧急呼叫装置报警,说明具体车厢位置及行为特征。
事后维权
第一步,行政投诉:向地铁运营方提交书面投诉,要求调取监控录像、提供行为人身份信息,并督促其加强安保巡查;
第二步,民事索赔:因吼叫导致财物损坏、医疗支出等损失,可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以“过错责任原则”起诉行为人或其监护人;
第三步,刑事控告:行为人存在编造恐怖信息、故意伤害等犯罪行为,可向公安机关提交证据材料,推动刑事立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三)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