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酒企在啤酒中添加类似伟哥成分需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访客 2025-07-30 15:02:00 7948
酒企在啤酒中添加类似伟哥成分需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和非法添加化学物质行为的责任,企业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产品安全并符合国家标准,添加禁用物质将受到法律制裁,并可能面临重大罚款和声誉损失,消费者应提高警惕,谨慎选择酒类产品,酒企在啤酒中添加禁用成分伟哥,需承担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等法律责任,企业需遵守法规,确保产品安全,违法添加将面临法律制裁和声誉损失风险。

酒企在啤酒中添加类似伟哥物质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八条,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除外)。

  涉事酒业添加的“O-丙基伐地那非”属于处方药成分,违反了该条款。市场监管部门可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条,对企业作出以下处罚:

  1. 没收违法所得与产品:查扣问题啤酒67箱,并没收违法所得;

  2. 高额罚款:违法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处十万元以上十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处货值金额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罚款。该企业因销售金额较小被罚款15万元,若涉案金额更高,罚款可能达数百万元;

  3. 吊销许可证:情节严重(如多次违法、造成严重后果),市场监管部门可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并规定企业法定代表人五年内不得申请新证。

  若添加行为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或具有其他严重情节,企业及相关责任人将触犯《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向企业主张支付价款十倍或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金额不足一千元的,按一千元计算。若消费者因饮用问题啤酒产生医疗费、误工费等损失,企业需全额赔偿,并额外支付惩罚性赔偿金。

非法添加有毒有害食品罪司法解释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认定需满足以下条件:

  在食品加工、销售、运输、贮存等环节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使用此类原料加工食品。

  行为人需具有故意,即明知添加物质有毒有害仍实施行为。若因过失导致食品污染(如储存不当导致霉变),不构成此罪,但可能触犯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

  无需实际造成危害后果,只要行为具有潜在严重危险性即可构成犯罪。

  基本刑(五年以下有期徒刑):适用于首次犯罪、添加量较小、未造成实际危害的案件。

  加重刑(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适用于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如多人住院、器官损伤);具有其他严重情节(如销售金额超过50万元、涉及孕妇、婴幼儿食品)。

  特别加重刑(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适用于致人死亡或具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案件。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