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工伤认定后单位拒配合鉴定怎么办?

访客 2025-08-04 15:01:15 841
当工伤认定后单位拒绝配合进行鉴定时,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应对,与用人单位协商,寻求妥善解决方案,若协商无果,可寻求法律援助,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仲裁,保留相关证据,如工伤认定书、医疗记录等,以备不时之需,若单位仍不配合,可考虑提起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劳动者在遭遇此类情况时,应坚定维护自己的权益,寻求合适的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一、工伤认定后单位不给鉴定咋办

若工伤认定后单位不给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自行申请。

首先要准备好工伤认定决定书、有效的诊断证明等完整材料。然后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委员会会在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

劳动能力鉴定是确定工伤职工伤残等级等情况的重要依据,自行申请能保障自身合法权益,以便后续依据鉴定结果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如获得伤残补助金、医疗补助金等。若单位阻挠,可通过法律途径要求其配合或承担相应不利后果。

二、工伤认定后发现骗保怎么赔偿

工伤认定后发现骗保,首先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用人单位骗保,职工可要求其承担因骗保导致无法从工伤保险基金获得赔偿部分的损失。若职工本人骗保,可能面临罚款等处罚,且骗取的工伤保险待遇会被追回。若已骗取部分工伤保险金用于治疗工伤等合理支出,在退回骗保金额时,应扣除合理部分。职工可通过与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应赔偿责任,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确保工伤应得的合理赔偿得以实现。

三、工伤认定后劳动能力鉴定有赔偿吗

工伤认定后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是有赔偿的。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残等级后,赔偿项目和标准如下:

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以此类推。

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

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总之,劳动能力鉴定是获得工伤赔偿的重要依据,能保障工伤职工合法权益。

在工伤认定后单位不给鉴定,确实会让职工感到困扰。其实职工可自行申请劳动能力鉴定。职工个人申请时,需准备好工伤认定决定书、有效的诊断证明等材料。若单位仍不配合,职工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其督促单位履行协助义务。此外,职工也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等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确保能顺利进行鉴定以获得应有的工伤待遇。要是你正面临工伤认定后单位不给鉴定的难题,对于自行申请流程、劳动监察投诉要点或者劳动仲裁相关事宜存在疑问,就赶紧联系我们,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详细解答。

阅读
分享